[電影心得]別闖陰陽界談到死亡自決Flatliners




這部電影我很意外,一向愛看爽片的彭哥會有興趣想看
我看完才知道原來這部電影是翻拍1990的老片。
雖然這部片評價不高
如果你是以為像厲陰宅等驚悚片或爽片的程度來看,
當然會有點失落,然而我對於死亡議題的探討很有興趣
整體而言這部電影是會讓人印象深刻。


一開始女主角想探索死後世界,而決定選擇「死亡」後

四分內請同樣是醫學院的同學「拯救她」回來。
我很佩服這樣的「實驗」精神,
(我從來沒想過xD)

不過這部電影對於更深入的死亡議題沒有深入探討,因此

看完這部電影我想跟大家談到之後會11/16在自己fb直播的
 死亡自決權 這本書

當我們看到重病插管、被綁在床上的病人,
都會升起這樣的念頭──天哪!
臺灣插管、氣切、呼吸器滿天飛;
公園裡、醫院裡、安養院裡,
到處有躺著、綁著、推著、不能自理生活的「活屍」! 

常常聽到久病的人
「賴活不如好死!」
「要是得落得這種下場,還不如在夢中死了算了!」


但是,為什麼不是「好死」就是「賴活」,不是「活死人」就是「安樂死」呢?為什麼我們的人生選擇如此有限呢?


那道如縫般的「窄門」,如何才能進得去呢?
你知道有很多治療其實都是「無效醫療」嗎?
不過即使這麼多人有意願安樂死,
美國卻也只有五個州通過安樂死法案;
而臺灣,我卻不懂很多病人現況是人生不如死,

又不准被安樂死,

看到新聞只有「上吊」「跳樓」「吃農藥」不予追究,如果在台灣比照「同婚法」的解釋,「不立安樂死法難道不是違憲嗎」!?

最近的新聞在某個領域很火熱,暨瓊瑤阿姨提到安樂死議題

沸沸揚揚後
最近84歲的前體育主播傅達仁,也成為瑞士安樂死的會員
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005/2810135


可能有些人會好奇這些人,怎麼不選擇「安寧治療」呢?
老實說目前,臺灣實行的《安寧緩和醫療條例》,其實是「看得到吃不到」政策。

洗腎五年多、享壽九十三歲的李元簇先生;
重病四百多天、九十歲高齡、不能自理生活的平鑫濤先生……都沒資格接受安寧緩和醫療。更不用提到平民老百姓的我們。

一定要兩名醫生有膽開出「這傢伙」活不過六個月的證明,才有資格接受安寧緩和醫療,令人懷疑這又是一個「前門嚴厲,後門寬鬆」的「巴氏量表」(Barthel Index)的窄門吧?!

身為照顧我奶奶十年沒好好睡覺過的苦主
真的對這個議題很有感觸。
(我奶奶之前巴金森氏症等重病纏身也無法申請到巴氏量表)


或許要曾經經歷過的人,以及病人的家人才會有這種感觸

「好好死,真的不容易」

那麼,為什麼我們不能選擇自己何時「死亡」呢?




留言